其他相關
毘沙門天像或般闍迦像
鬼子母像
鬼子母像
佛足印
佛足印
彌勒菩薩立像
彌勒菩薩立像
彌勒菩薩立像
彌勒菩薩立像
彌勒菩薩交腳像
彌勒菩薩坐像
彌勒菩薩坐像
彌勒菩薩坐像
菩薩立像
菩薩立像
菩薩坐像
佛陀苦行像
佛陀苦行像
佛陀苦行像
立佛像
立佛像
雅典娜立像
雅典娜立像
樂者騎獅
斷頭坐佛像
斷頭坐佛像
斷頭坐佛像
菩薩坐像
佛授記浮雕
佛誕生
佛誕生
佛誕生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西克里佛塔
帝釋窟說法圖
舍衛神變圖
舍衛神變圖
舍衛神變圖
舍衛神變圖
舍衛神變圖
舍衛神變圖
舍衛神變圖
四天王奉缽
換衣圖
白象入胎圖
荼毘
分舍利(左)、荼毘(右)
佛陀涅槃
佛陀納棺
火神堂內降伏毒龍
火神堂內降伏毒龍
彌勒菩薩立像
彌勒菩薩立像
婆羅門分舍利
佛說法像
阿特拉斯像
阿特拉斯像
阿特拉斯像
阿特拉斯像
坐佛像
坐佛像
帝釋窟說法圖
佛頭殘像
四天王獻缽
佛陀立像
佛像殘像
佛像殘像
初轉法輪像
佛立像
佛立像
佛立像
抬花繩的天使
抬花繩的天使
抬花繩的人
抬花繩的天使
彌勒菩薩立像
立佛像
立佛像
立佛像
菩薩立像
菩薩頭像
七步行
佛頭像
彌勒菩薩立像
彌勒菩薩立像
彌勒菩薩立像
彌勒菩薩立像
彌勒菩薩立像
彌勒菩薩立像
立佛像
立佛像
立佛像
- 題名
- 彌勒菩薩立像
- 其他題名
- 技法
- 圖像經典來源/文本名
- 圖像經典來源/章節名
- 圖像敘事主題
- 構圖方位
- 銘刻/牓題/題記
- 字體
- 無
- 位置
- 語言
- 尺寸
- 風格/時代
- 風格/地域
- 風格/特徵
- 描述
- 彌勒菩薩,為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世成佛,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並作為現在劫(賢劫)千佛中的第八位佛。彌勒菩薩像常以婆羅門的形象出現:手持水瓶、袒上身、著衣裙、髮成波紋狀有時具「∞」形髮髻等。
菩薩站立於台座之上,台座前側刻有禮敬佛缽圖像浮雕。菩薩袒上身著衣裙,身上配戴耳璫、飾線、臂釧、項飾。帔帛持繞於左肩垂掛至大腿前,再繫於右腰上。菩薩頭髮於髻上呈漩渦狀,其餘部位呈波紋狀,並散至耳下。臉部圓潤,五官深邃,眉間綴有白毫。菩薩右手結施無畏印,左手持水瓶,腳穿T字型涼鞋。本像體態壯碩,軀幹比例略大於四肢與頭部,較不強調人體肌肉的起伏,而著重於動感與量感的表現。衣紋的表現上顯得較為制式呆板,但仍舊表現出布料於人體上轉折的紋理變化。
註:
●材質:片岩(AAT: 300011626)
●參考書目:小谷仲男,《ガンダーラ美術とクツヤツ王朝》,京都:同朋舍出版,1996,頁113-118。 田辺勝美,〈ガンダーラの仏教美術〉,《世界美術大全 東洋編15:中央アジア》,東京:小学館,1999,頁138-148。 宮治昭著,李萍、張清濤譯,《涅槃和彌勒的圖像學》,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頁23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