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層 回上一層

舍衛神變圖


題名
舍衛神變圖
其他題名
大光明神變圖●西方淨土光景●說大乘經典圖
技法
圖像經典來源/文本名
圖像經典來源/章節名
圖像敘事主題
構圖方位
銘刻/牓題/題記
字體
位置
語言
尺寸
風格/時代
風格/地域
風格/特徵
描述
佛陀與眾弟子們,於竹林精舍中說法弘道,受到全國人民的護持供養,引起其他外道的妒忌。一日外道為首的六師,便共議要與佛陀比試,看看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神通廣大!於是便使用各種手段,慫恿王舍國王瓶沙王提議來比試。然而,瓶沙王早已在佛陀的教導下開悟了智慧,哪會受到這些外道的蠱惑呢?盛怒下的瓶沙王大力的斥責了這些外道,並將他們驅逐出境。
於是外道六師們便來到了舍衛國,不久佛陀與弟子們也來到了舍衛國外的祇樹給孤獨園弘道,同樣受到了全國人民的齊心敬重共養。忌妒心起的外道六師們,又再故技重施,向舍衛國王波斯匿王提議,要與佛陀比試神通,波斯匿王這次應允了。波斯匿王隨即帶著侍衛,前往佛所處。來到了佛所處,波斯匿王恭敬的禮佛後,對佛陀說道:「世尊,您的神通力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必能收服這些外道,讓他們從此銷聲匿跡;同時,也能讓那些沒聽過您說法的人,有機會見識到佛法的高深,也能心生歡喜;已聽聞您說法的人更加堅信佛法深。請您慈悲,答應弟子的請求。」佛陀念在波斯匿王的一片誠心,便答應了這個要求。
當時正逢正月初一,由地主波斯匿王設宴供養佛陀,餐後波斯匿王為佛陀獻上楊枝(今日牙籤的功能),佛陀用畢將其置於地上,楊枝隨即長成一棵巨大的果樹,上頭結滿了芳香的果實,開滿如車輪大的花朵。見到此樹的人們不禁感嘆佛法的不可思議,紛紛皈依佛門。初二,佛陀在身兩側變出兩座寶山,一坐上面長滿各樣甜美的穀物、果實,圍觀的眾生可以自由取用;另一座山上長滿肥美的青草,牛隻馬匹同樣也可以自由享用。初三,食畢後佛陀將漱口水吐在地上,隨即變成了一座大湖,湖邊鑲嵌著個樣奇珍異寶,湖中長滿巨大的蓮花,散發無比的光輝。初四,佛陀在湖的四面,各變出八條渠道,水流進渠道又再自動回到湖中,永不枯竭。流動的水聲,變成陣陣法音,使聽聞的人感到清淨無比。初五,佛陀口中放出金色光明,普照大千世界,受到佛光照射的眾生,皆能脫離三苦五障,身心安逸。初六,佛陀讓圍觀的眾生可以看見彼此的想法,「善業」、「惡業」立即顯示。初七,佛陀讓圍觀眾生看到自己成為「轉輪王」的樣子,擁有無比的財富、一千位王子及四方諸侯的朝拜,眾人無不興奮。初八,帝釋天恭請佛陀至天宮內殿昇座。頓時大地撼動,六師的五百教徒們以為是要齊力攻打佛陀的信號,紛紛進入到天宮內殿。入殿後,見到佛陀大放光明,心中頓時放下舊教教法,皈依佛門獲得證果。佛陀便率五百阿羅漢,回歸人間,安座於帝釋天供養的獅子座上。至此,外道六師們無不惶恐,更網論施展神通比試了。執金剛杵將手中的金剛杵砸向六道外師的頭頂,頓時寶座崩塌碎裂,外師們紛紛竄逃,消失的無影無蹤,跟隨他們的九萬信眾全都皈依佛門。初九,佛陀上升至梵天,身上每個毛孔都放出光芒,每到光芒中又有佛陀坐於蓮座上正法。初十,佛陀升到大千世界,發出光芒普照大千眾生。十一,佛陀消失於空中,眾人只見佛光與只聞佛音。十二,佛陀大放金光,受金光照耀者無不心生慈悲。十三,佛陀安座於蓮花座上,升空五呎放出光芒,每到光芒中開出一朵碩大的蓮花,花中又有諸佛、菩薩說法,圍觀者無不嘖嘖稱奇。十四,佛陀將供佛的花朵,變成一千兩百五十輛的鑲金寶車,在梵天界中一字排開。每輛寶車上都端坐一尊佛陀放出光芒,光芒照遍了三千世界。最後一日,佛陀以手觸地,使眾人見到在地獄中受苦難的眾生。圍觀眾人全都慈悲心起,發奮持修精進。佛陀亦向地獄中的眾生說法,另聽聞者與持戒者,能早日脫離地獄。
舍衛神變的故事,是佛傳故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段落。象徵著所有歪道,皆不敵佛法的正道。更是佛陀告誡修行眾生,一昧的追求神通,而罔顧了斷惑證真的修行,最終只會落得如外道六師的下場一般。這種偕邪終不敵正的故事,於各大宗教與民間信仰中,皆普遍可見,作為宣教的一種利器。
本作中所描述的場景,Foucher認為應是第十三日的情節。端坐於蓮花座上的佛陀,身邊放出光明,每道光中又現一蓮,蓮中又有一佛說法,顯現眾佛繞佛的景象。然而有其他的學者並不認同,如宮治昭便認為應該是佛陀說法並大放光明的樣貌,並非是指於舍衛國中的神變事蹟。關於此作所描述的具體內容,仍舊有待討論。


註:
●材質:片岩(AAT: 300011626)
●參考書目:田辺勝美,〈ガンダーラの仏教美術〉,《世界美術大全 東洋編15:中央アジア》,東京:小学館,1999,頁138-148、368。 阿・福歇(A. Foucher)著,王平先、魏文捷譯,《佛教藝術的早期階段》,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8,頁120-162。 宮治昭著,李萍譯,《犍陀羅美術尋蹤》,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頁174-181。 Alfred Foucher, L'art gréco-bouddhique du Gandhâra : étude sur les origines de l'influence classique dans l'art bouddhique de l'Inde et de l'Extrême-Orient, vol. 1, Paris: E. Leroux, 1905-1951, p.534-537. Harald Ingholt, Gandharan Art in Pakistan. New York: Pantheon, 1957, pp. 121-123, pl. 255. Kuruta, Isao, A Revised and enlarged edition of Gandharan Art: The World of the Buddha, vol. 1, Tokyo: Nigensha, 2003, p.326.
●發現地點:恰爾薩達 Charsadda(TGN: 7002459)莫哈默德-那利遺址Mohamed-N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