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層 回上一層

鬼子母像


題名
鬼子母像
其他題名
鬼子母神像●訶利帝像●Hariti
技法
圖像經典來源/文本名
圖像經典來源/章節名
圖像敘事主題
構圖方位
銘刻/牓題/題記
字體
位置
語言
尺寸
風格/時代
風格/地域
風格/特徵
描述
本像體態優雅。雙肩各站著一名童子,右手掌中坐有另一名童子。鬼子母頭戴扇狀頭冠,冠上綴有許多珠寶。面部豐滿圓潤呈鵝卵狀,鼻梁眉骨高挺,五官深邃。雙眼圓睜,臉頰飽滿,後唇下巴厚實,整體表情靜謐和藹。粗頸配戴寬扁圓盤狀頸飾,胸前配有婆羅門聖線。鬼子母身著連身長裙,坦露右胸,衣紋輕盈具動勢,於腰際有繫繩束腰。左手叉腰配戴複數手環,天衣纏繞於雙臂。右腳微彎,整體重心偏移中軸,使該像表現出動感。
鬼子母(Hariti),音譯訶利帝或訶利底等,意譯為歡喜。原為好食童子的女夜叉,與其夫婿般闍迦育有多子。佛陀施法使鬼子母無法見到最喜愛的小兒子,以此為契機,使鬼子母理解那些被她奪去小孩的父母的感受,從而收服鬼子母,使其皈依三寶,不再殺生。



註:
●材質:片岩(AAT: 300011626)
●參考資料:阿・福歇(A. Foucher),王平先、魏文捷譯,《佛教藝術的早期階段》,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8,頁242-257。 栗田功著,唐啟山、周昀譯,《大美之神佛:犍陀羅藝術》,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頁 50。 謝明良,〈鬼子母在中國——從考古資料探索其圖像的起源與變遷〉,《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7期(2009),頁107-156+232。 Harald Ingholt, Gandharan Art in Pakistan, New York: Pantheon, 1957, pp. 145-146, pl.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