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層 回上一層

東門南翼南側側柱浮雕〈忉利天上的佛髮供養圖〉


題名
東門南翼南側側柱浮雕〈忉利天上的佛髮供養圖〉
其他題名
技法
浮雕
圖像經典來源/文本名
圖像經典來源/章節名
圖像敘事主題
構圖方位
銘刻/牓題/題記
(1) Sudhamma Deva sabhâ[/](諸天的會堂。) (2) Bhagavato Chuḍa Maha[/](世尊的髮髻供養。) (3) Vijayanto Pâsâde(皮闍延多宮殿)
字體
位置
語言
尺寸
風格/時代
風格/地域
風格/特徵
描述
根據考古報告記載,原應是西門側柱,現被擺放於東門側,即所謂的阿闍世王柱。浮雕上的這一面為忉利王,即卅六天上的佛髻供養場景。左側的半圓屋頂的寺堂內,安置有佛陀的髮髻,其上並立有傘蓋。在屋頂上有二行銘文,即「諸天的會堂——善法堂。世尊的髮髻供養。」右側的建物,從其上刻製的銘文,知是「皮闍延多宮殿」,即常知的最勝堂。前景則是諸天與天女等的歌舞供養。以上場景在山奇大塔的南門左柱亦有類似的圖像。(《藝術家》No.407,頁214-215)。

註:善法堂(Sudhaṃmā )依《長阿含經》卷三十、《世記經》卷八(T.1-131b)知,縱廣有百由旬,在善見城內。此堂中柱下有帝釋天座,左右各有十六座,合起來卅三座。此堂的東西南北有四園,故為諸天集會場所。皮闍延多(Vejayanta)宮殿,又譯為勝殿、最勝殿、大勝殿、勝德殿、樂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