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相關
- 題名
- 小南海石窟中窟外壁序文、題記與窟門
- 其他題名
- 技法
- 刻經
- 圖像經典來源/文本名
- 圖像經典來源/章節名
- 圖像敘事主題
- 構圖方位
- 外壁壁面東半部
- 銘刻/牓題/題記
- 大齊天保元年,靈山寺僧方法師、故雲楊公子林等,率諸邑人刊此岩窟,仿像真容。至六年中,國師大德稠禪師重瑩(營)修成,相好斯備。方欲刊記金言,光流末季,但運感將移,暨乾明元年歲次庚辰,於雲門帝寺奄從遷化。眾等仰惟先師,依准觀法,遂鏤石班經,傳之不朽。●念佛 念法 念僧●石窟都為那比丘僧賢供養/寶□云門寺僧纖書/□波將軍彭惠通刊/□(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若能至心聽當得无量樂/一切為刀丈无不愛壽命/恕己為喻勿煞怒行杖
- 字體
- 隸書
- 位置
- 窟門上方、窟門兩側金剛力士腳下
- 語言
- 中文
- 尺寸
- 風格/時代
- 風格/地域
- 風格/特徵
- 描述
- 窟門上方序文:「大齊天保元年,靈山寺僧方法師、故雲楊公子林等,率諸邑人刊此岩窟,仿像真容。至六年中,國師大德稠禪師重瑩(營)修成,相好斯備。方欲刊記金言,光流末季,但運感將移,暨乾明元年歲次庚辰,於雲門帝寺奄從遷化。眾等仰惟先師,依准觀法,遂鏤石班經,傳之不朽。」 過去的報告中都未能確認鏤石班經的弟子是誰,此因門上的另一段題記長期以來未受到重視。此題記分左右兩段,對稱地出現在門口兩側金剛力士腳下的題記上,左側較簡短為三行各兩字,「念佛 念法 念僧」。右側七行題字,第一行的前五個字從門楣的右側開始,以下皆在力士腳下:「石窟都為那比丘僧賢供養/寶□云門寺僧纖書/□波將軍彭惠通刊/□(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若能至心聽當得无量樂/一切為刀丈无不愛壽命/恕己為喻勿煞怒行杖」。右側的讚佛偈語先讚美如來常住涅槃,永離生死,院此無盡的禪樂均沾世人,並勸人不要輕易動刀丈,以免傷害無辜。贊助刊刻的彭惠通官銜□波將軍當係指伏波將軍,職等為第五品上。此題記的書法雖不如刻經的工整,但兩者皆為多波磔的隸書,可以推知為同時刻字,亦即小南海中窟最後的題記是由僧賢指導供養,僧纖書寫,伏波將軍彭惠通出資刊刻。(節錄自: 顏娟英,〈北齊小南海石窟與僧稠〉,《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頁56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