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魏武定元年(543)道俗九十人造像碑


題名
東魏武定元年(543)道俗九十人造像碑
其他題名
沁陽武定元年(543)碑
作品類型
造像碑
石窟類型
扁平蟠螭頂造像碑
材質
可能作者
關係人
比丘法各、比丘道進、邑子懷州西面都督長史路軌、都唯那法萇、邑師法振、邑主都維那法猛、都維那法儁、比丘法□、比丘曇智、比丘僧珍、邑子前大郡主簿路惠顯、邑子釗壽、邑子張薩和、邑母太室充、邑母張好、邑母王女貴、邑子路涅、邑子衛清、邑子張達、邑母史男容、邑母王阿駒、邑母路堂姬、邑子李廣、邑子程桃棒、邑子雷買德、邑母潘英仁、邑母苟妙姜、邑母張要姿、邑子符求興、邑子路慶洛、邑子路阿松、邑子閭□□、邑子王承伯、
尺寸
200   cm
80   cm
22   cm
直徑   0   
製作時間
年代            武定元年
朝代            東魏
執政帝王 孝靜帝
地點
發現地點            中國
保存地點            
保存機構            河南博物院
製作地點            
參考文獻
●長廣敏雄,《六朝時代美術の研究》,東京:美術出版社,1969。

●李靜杰,〈造像碑佛本生本行故事雕刻〉,《故宮博物院院刊》,第4期,1996年,頁66-83。

●謝振發,〈北朝中原地區《須大拏本生圖》初探〉,《美術史研究集刊》,第6期,1999,頁1-41。

●王景荃,〈試論北朝佛教造像碑〉,《中原文物》,第6期,2000年,頁36-45。

●王景荃,《河南佛教石刻造像》,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顏娟英主編,《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8。
描述
扁平蟠螭頂造像碑,有方形碑座,碑首為弧形,雕有六蟠螭盤繞,六龍兩兩相對,龍首向下口銜碑身二側。正面,碑額處為二蟠螭,二蟠螭下方有文殊、維摩相對坐。碑身第一段雕有一尖楣圓拱形龕,龕上方有六身供養人,龕楣兩側各有一身倒龍口銜楣脊。碑身第二段,龕內一身坐佛,龕外二身立弟子二身立菩薩,具體而微地展露出佛的世界。碑身第三段為一地神手拖博山爐,雙獅侍立在旁,兩側各有一身力士立像。背面碑額處為雙蟠螭,中央有二佛並坐。碑身線刻定光佛授記、佛傳、須大拏本生、銘文共五列,是該碑像最受矚目處。左右面各線刻三行六列供養人像。在《河朔訪古新錄》卷十、《河朔金石錄》卷七、《語石》卷五、《金石續編》等都有著錄該銘文,具體記載著當時佛教團體的組織、思想等,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