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第七窟


題名
雲岡石窟第七窟
其他題名
雲岡七窟、雲岡第七窟
作品類型
石窟
石窟類型
方形
材質
砂岩
可能作者
關係人
北魏孝文帝元宏、北魏孝文帝、北魏馮太后、文成文明皇后
尺寸
0   m
0   m
0   m
直徑   0   m
製作時間
年代            和平6年至太和8年
朝代            北魏
執政帝王    元宏●拓跋宏●北魏高祖●北魏孝文帝●孝文皇帝
地點
發現地點            中國
保存地點            山西省大同市
保存機構            
製作地點            山西省大同市
參考文獻
●李玉珉,〈第四章 北朝的佛教美術(一)──北魏〉,《中國佛教美術史》,頁36-69,臺北市:東大圖書,2001年。

● 宿白,〈《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校註──新發現的大同雲岡石窟寺歷史材料的初步整理〉,《中國石窟寺研究》,頁52-75,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宿白,〈雲岡石窟分期試論〉,《中國石窟寺研究》,頁76-88,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宿白,〈《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的發現與研究──與日本長廣敏雄教授討論有關雲岡石窟的某些問題〉,《中國石窟寺研究》,頁89-113,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 宿白,〈平城實力的集聚和”雲岡模式”的形成與發展〉,《中國石窟寺研究》,頁114-14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 謝振發,《雲岡第七、八雙窟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描述
  第七、八窟位於雲岡石窟群的中央區,依石窟形制與造像,分屬雲岡第二期(466-493)風格,與第五、六窟,第九、十窟皆為成組對稱的雙窟形制。(雙窟的出現,一說為孝文帝即位時年幼,太皇太后馮氏(文成文明皇后)「臨朝聽政」、「事無巨細,一稟於太后」,時稱二聖或二皇所造。)

  第七、八窟為第二期開窟最早的一組,其外觀在第七窟窟口東側和第八窟窟口西側各雕有一塔柱,而兩窟之間的石壁外側,則雕有下具龜趺的豐碑,碑高10m以上,寬約2.75m。窟口崖面的木構痕跡,宿白據《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簡稱《金碑》)與考古發掘,推測可能為遼代十寺因襲北魏舊基,建於窟前的木構建築遺跡;而今所見的三層木構建築,為明清時期建造,後經多次重修及加固工程。

  窟室內部呈方形平面,各具前、後室,在前室之間有甬道相通。兩窟不僅規模大小相同,前室與後室的四壁、天井、窟門、明窗等布排亦同。造像配置上,兩窟互呈鏡像照應,如第七窟前室東壁與第八窟前室西壁為浮雕本生圖,第七窟前室西壁與第八窟前室東壁為浮雕千佛龕;主像皆位於後室北壁,第七窟上龕主尊為交腳菩薩,兩脇為倚坐佛,下龕為釋迦多寶並坐像;第八窟上龕主尊為倚坐佛,兩脇為交腳菩薩,下龕為坐佛。後室其餘三壁則分欄分層布龕。

  在造像風格方面,仍可見第一期的延續,有身著右袒式袈裟的佛像,但其眉眼細長、五官柔和,衣褶由凸起的陽刻改以直平階梯式或陰刻表達層次,屬於雲岡二期的前期之作(後期以第五、六窟為代表)。造像題材受北魏孝文帝注重宣講《法華經》、《維摩詰經》之影響,出現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佛裝的交腳彌勒,維摩詰和文姝,護法諸天和較多的供養天人,千佛及大型的供養人行列等。此外,兩窟皆突出釋迦的重要性,在前、後室壁面大面積布置本生故事浮雕與表現佛傳的佛龕。

  關於第七、八窟的營造順序,學者們的看法大致相同,認為是僅次於曇曜五窟後開鑿,然其更具體的年代,各家說法不一。長廣敏雄依造像風格的演變與文獻,認為此二窟應建於獻文帝時期(465-471);而宿白依《金碑》與考古發現,認為應建於孝文帝初期(471-484)。然而,長廣氏依《魏書‧帝紀》皇帝行幸武州山之年去推論各窟落成時間,實有疑慮,因文獻並無表明行幸目的為何;而宿白所依的《金碑》,目前亦無從得知撰者曹衍的內容是否屬實,但就兩位學者所提的年代皆為孝文帝遷洛之前,此處便採較廣的年代推定為465-484年。

註:前室寬8.8m,深8m;後室高12.66m(北)、12m(東)、12.45(西),寬9.3m,深5.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