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海石窟中窟


題名
小南海石窟中窟
其他題名
作品類型
石窟
石窟類型
禪窟
材質
可能作者
僧方法師、故雲楊公子林、僧賢、僧纖、伏波將軍彭惠通
關係人
僧稠
尺寸
178   cm
119   cm
136   cm
直徑   0   
製作時間
年代            天保元年─乾明元年
朝代            北齊
執政帝王 北齊文宣帝●北齊廢帝
地點
發現地點            中國
保存地點            安陽縣
保存機構            
製作地點            安陽縣
參考文獻
●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河南省安陽靈泉寺石窟及小南海石窟〉,《文物》,1988年第4期,頁1-20。

●顏娟英,〈北齊小南海石窟與僧稠〉,《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頁561-598。
描述
小南海石窟位於安陽縣西南約三十公里,善應村龜蓋山南麓的崖壁,面臨洹水,臨近小南海水庫。此地在東魏、北齊之間是佛教聖地,許多禪修高僧在此活動。附近留存的佛教遺跡有寶山靈泉寺等。現存洞窟三座,目前所見東、中、西三個小石窟並不相連,原來北朝時此地石窟群的面貌如何已很難想像。三窟石刻造像、風格、題材大同小異。其中以中窟內容最為豐富、保存較好。中窟坐北向南,窟前原有木構建築,現已毀。窟平面呈方形,三壁三佛、覆斗狀窟頂、平頂。(節錄自: 顏娟英,〈北齊小南海石窟與僧稠〉,《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頁561; 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河南省安陽靈泉寺石窟及小南海石窟〉,《文物》,1988年第4期,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