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響堂山石窟第一窟


題名
南響堂山石窟第一窟
其他題名
華嚴洞
作品類型
石窟
石窟類型
中心柱窟
材質
可能作者
關係人
比丘慧義、大丞相淮陰王高阿那肱
尺寸
4.7   
6.35   
6.35   
直徑   0   公尺
製作時間
年代            
朝代            北齊年間
執政帝王
地點
發現地點            中國
保存地點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鼓山
保存機構            
製作地點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鼓山
參考文獻
●長廣敏雄、水野清一編,《河北磁縣、河南武安響堂山石窟》,京都: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1937年。

●陳傳席,《中戰佛教美術全集.雕塑卷 響堂山石窟(上、下)》,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

●顏娟英,〈北齊禪觀窟的圖像考—從小南石窟到響堂山石窟〉,《鏡花水月》,台北:石頭出版社,2016年,頁261-360。

●顏娟英,《河北南響堂山寺石窟初探》,《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曉梅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1991年,頁331 – 362。

●李裕群,〈南響堂石窟新發現窟檐遺跡及龕像〉,《文物》,1992年第5期,頁1-15。

●孟繁興,〈南響堂石窟清理記〉,《文物》,1992年第5期,頁16 – 18。

●張林堂,孫迪,《響堂山石窟—流失海外石刻造像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年。

●張林堂,《響堂山石窟碑刻題記總錄》,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年。
描述
響堂山石窟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鼓山,石窟分為北響堂、南響堂、水浴寺及常樂寺。鼓山西麓為北響堂山石窟所在,而南麓則為南響堂山石窟。南響堂山石窟,原名滏山石窟,方位面向西南,依山而建,共有八處石窟及一處摩崖造像。整體石窟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分別為華嚴洞(第一窟)、般若洞(第二窟);上層則為空洞(第三窟)、阿彌陀洞(第四窟)、釋迦洞(第五窟)、力士洞(第六窟)、千佛洞(第七窟)、西方洞(第八窟)及東方摩崖造像群(第九窟)。

華嚴洞(第一窟)為此次介紹重點(以下將以「第一窟」稱之)。第一窟位於南響堂山石窟下層南側,與般若洞(第二窟)並列,因兩窟無論在尺寸或佈局都相似,故可視為雙窟。第一窟為中心塔柱窟,方形平頂,有前廊與主室,石窟的窟門為圓拱形,面寬採四柱三間的造型,柱上承接斗拱,托仿木構建築的窟檐。窟門上方開一龕,龕內有一佛二脇侍,窟門左右另各開一闕形龕,左右龕上又各開一明窗。窟門外左右兩壁另各開數個唐龕。石窟內的主室有一中心塔柱,三面開龕,正面龕形較左右兩龕形大。與一般中心塔柱窟不同的是後壁與中心柱接連一起,形成一人高度能行走的隧道形式。後壁扣除與中心柱相連部分,後壁左右兩端從上而下各開兩龕。窟內的前壁上方浮雕西方淨土變;前壁門口兩側則刻有《大方廣佛華嚴經》。右壁上方開五龕,下方另刻《大方廣佛華嚴經》。前壁門口兩側與右壁下方的刻經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至六,〈四方諦品〉、〈光明覺品〉、〈明難品〉、〈淨行品〉。左壁上也是開五龕,下方不同於右壁,另加開數龕。